CIES2026第十六届中国(杭州)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2026杭州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产业技术展CIES丨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丨2026上海国际储能展丨储能系统展丨储能技术展丨储能箱丨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丨储能光伏展丨2026年储能展丨储能博览会丨储能展丨储能展览会丨2026中国储能行业展览会丨2026上海储能展丨2026北京储能展丨2026南京储能展丨智慧能源展丨杭州储能展2026年3月丨深圳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展丨国际储能产业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丨储能系统集成及EPC展丨新型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展丨储能关键设备及组件展丨电池测试与认证展丨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展丨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展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展丨电池设备展丨光伏储能展丨发电储能展丨电气设备展丨温控设备展丨消防设备展丨储能电池展丨锂电储能展丨储氢展丨抽水储能展丨化工储能展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大会丨3月储能展丨2026年中国储能大会召开时间丨3月储能展览会丨储能会议丨2026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丨杭州3月储能展会时间|2026上海储能及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展|储能集成商技术展|储能电池展|动力电池展|氢能氢燃料电池展|电池设备及材料展|电池展|电池材料及配件展|电池设备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展|2026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锂电池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大会|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及装配展|氢燃料电池与加氢站建设技术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展|锂电池技术展|电池交换技术展|充电桩及充电站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展览会|上海电机展会|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控展|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池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展|上海锂电池展|锂电展|上海充换电展|上海充电桩展|2026上海锂电池设备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展/新能源锂电池技术展览会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技术、场景、出海,2025年构网型储能全面“突破”

发布日期:2025-11-18 16:46 浏览次数:

中国储能网讯: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过程中,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爆发增长、多负荷形态等,让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稳定控制难、灵活调节力弱等挑战。

在此背景下,构网型储能成为全球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升下的维持电网稳定的刚需技术。

2025年,在全球碳中和进程进入关键节点,中国构网型储能以技术革新为内核、场景拓展为脉络、全球布局为延伸,实现了全维度突破。

这一被喻为电网“定海神针”的核心技术,正在推动风光能源从"补充电源"向"主力电源"跨越,加速国内新型电力系统格局重塑,还逐渐成为中国能源技术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政策:构网型储能走进国家新能源战略中心

2025 年,构网型储能的战略地位通过多层次政策体系得以确立,成为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2月《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将构网型技术列为重点试点技术。

6月,《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要求构网型储能渗透率目标突破30%,并在西北、新疆等新能源装机集中区强制新建项目标配构网能力。

另外,6月公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首批试点中,构网型储能与智能微电网、算力电力协同等并列为七大攻坚方向且位列首位。

8月,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构网型储能被纳入“新型电力系统九大行动”,要求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基地强制配置。

9月出台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将构网型储能作为电网侧应用的重点方向,创新性提出探索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建设,为其场景拓展划定了清晰路径。

这一方案与年初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形成政策合力,前者聚焦规模化应用,后者侧重技术创新,共同构建起“应用牵引+技术支撑”的发展框架,明确了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11月,《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新能源一体化聚合运营,重点提及积极采用先进构网型技术,推进新能源多品种协同联合优化控制。

市场机制上,长期制约储能产业发展的盈利模式单一问题迎来政策破题,《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提出,推动 “新能源+储能” 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鼓励各地探索转动惯量、爬坡等新型辅助服务品种,让构网型储能的电压支撑、虚拟惯量等核心价值得到市场化定价。

11月,《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价格机制”,并明确“健全完善煤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容量电价机制”。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也公开表示,“十五五”期间,将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

这也意味着,“十五五”期间,国家层面的储能容量电价机制或将形成。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的政策推动下,构网型储能凭借毫秒级响应速度和灵活调节能力,在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市场中占据优势,而容量电价机制的完善则为构网型储能提供稳定收益保障。

地方层面,内蒙古、新疆等地相继出台储能容量补偿与构网型储能配建比例政策,为该技术应用落地创造了有利政策条件。


技术:核心领域多点开花

2025年的构网型储能核心突破在于完成了电力电子化时代的技术范式革新。

与传统跟网型储能被动响应电网指令不同,构网型储能以电压源为本质,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自主提供电压支撑、频率稳定与虚拟惯量,实现了从“适应电网”到“构建电网”的角色转变。

2025年,行业头部纷纷亮出技术底牌,构筑起核心竞争力壁垒。

高压级联储能技术引领者智光储能首创"积木式"系统构建方法,其新一代构网型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实现百兆瓦级单机容量突破,高压直挂方案省去变压器环节,响应速度与可靠性指数级提升,循环效率高达92%以上。

阳光电源首创多维自同步稳源构网技术,实现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0.1Hz~2.4kHz全频段振荡抑制、多次极端连续故障穿越不脱网,将构网系统耐受值拉满,可以从容应对复杂、极端网况,从而实现可靠构网。

另外,阳光电源通过交直流全栈自研达成系统级构网能力,在稳定构网层面,阳光电源首创风光储全景构网,让方案选择更灵活、发输配用更经济、全天候“自强助稳”,吉瓦级风光储场站可全天候100%构网。

特变电工的 "量级群控技术" 将通信时延压缩至微秒级,实现 GW 级同步控制,适配宽范围电网环境。

华为数字能源则以全场景构网理念,打造从芯到网的安全防护体系,将储能防护升级至电池包级热失控不扩散,定义构网能力黄金标准。

这些技术突破共同赋予储能系统短路支撑、黑启动、阻尼振荡等关键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提供技术保障。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将不同种类的储能技术融合互补引入构网型储能系统中,成为2025年以来新型储能技术应用的一大亮点。

围绕“功率与能量平衡”,混合储能构网初步探索两种模式的设备组合,从而匹配不同电网场景。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1-9月新增并网的构网型储能项目中,运用混合储能技术的构网型项目共五个,主要涉及锂电+钠电混合构网、超级电容+锂电混合构网、飞轮+锂电混合构网,其中多个项目是行业首个。

3月,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主动支撑构网型微电网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该微电网由飞轮储能、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钙钛矿光伏组件、晶硅光伏组件、垂直轴风机、水平轴风机、充电桩以及移动可变负荷小车等“源网荷储充”元素构成,集成了多种先进的能源技术。

72小时试运行期间,成功完成了飞轮储能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循环充放电试验、微电网并离网模式切换试验,以及离网模式下飞轮储能主动支撑构网、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与飞轮储能相互充放电试验等多项关键验证。

3月,宁夏宁东光伏基地“锂电+超级电容混合式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并网运行,是国内首个混合构网型储能项目。

6月,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电站投产,作为我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宝池储能站不仅首次实现锂、钠两种不同电力储能材料的同站性能对比,还应用了5种差异化的构网型储能技术路线,创下自主研制应用“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多项世界“第一”。


场景:“三侧”全维度突破

政策通过精准场景引导,推动构网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实现全维度突破,从光储/风储等电源侧和电网侧逐步向用户侧、微电网延伸,地域上也从西北基地向全国多省份城市核心区延伸的趋势,其中四川、云南、冀北等地均实现了构网型储能应用首次落地。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9月,中国构网型储能新增装机2.9GW/9GWh,市场占比超过10%,从容量规模看,今年前9月构网型储能新增装机已经超越了2024年全年8.9GWh的新增装机总量。

另外,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构网型储能累计投运已达6GW/19.1GWh。

在电源侧,西北等地新能源集中区将构网能力作为并网优先级条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规模化构网储能集群逐渐形成,为风电光伏的稳定并网提供了关键支撑。

从投运情况看,构网型储能已投运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内蒙古等省份,其中新疆装机规模达2.3GW/9.1GWh,容量规模占全国构网型储能装机容量的47.6%。

电网侧的政策创新更具突破性,《行动方案》提出的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建设,让构网型储能成为破解电网薄弱环节的“利器”。

1-9月,新增构网型储能并网项目中,电网侧共有21个,占比超67%,主要为独立、共享储能,136号文后,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机制完善,独立储能爆发,从边缘角色变为市场经营主体。

如,四川阿坝州高海拔地区的构网型储能电站,为周边风光电站提供稳定电压支撑,保障了局部电网安全运行;陕西驭源储能电站作为首座电网侧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电站,同步应用两种技术路线实现灵活适配;深圳后海三(春晖站)工程采用禾望电气组串式构网变流器,构建国内首套变电站构网型风光储一体化系统,为高负荷密度城市电网提供保供电范本。

此外,海岛、偏远地区通过政策扶持,构建“构网储能+新能源” 微电网,摆脱了对主网的依赖,实现了能源自主供给。

在用户侧,构网型储能在工商业园区、高耗能产业、台区储能等细分场景加快渗透,实现降本+支撑的双重价值,推动源网荷储深度融合。

这也是今年以来的构网型储能应用的一大亮点,1-9月,新增构网型储能并网项目中用户侧项目共6个,超越电源侧。

在工商业领域,今年4月,由深圳汽航院、盛弘股份等企业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应用构网储能的低空经济物流站点在深圳宝安正式揭幕。

该项目成功验证了构网型储能技术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的可行性,标志着新型电力系统与低空基础设施的融合迈入产业化新阶段。

在高耗能企业,今年9月,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风光储绿色低碳能源介质供给项目成功并网,项目由35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统、16.8兆瓦陆上风电系统、120兆瓦/24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组成,并配置一套源网荷储能碳管理平台,是国内首例钢铁行业多场景风光储一体化微网示范项目,也是国内首个近零碳炼钢示范工厂。

政策引导下的场景多元化,让构网型储能的战略价值在全能源链条中充分彰显。


出海:中国技术渗透全球市场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演进背景下,构网型储能被各区域国家视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难题的核心技术。

随着全球构网型储能需求持续放量,作为构网性储能技术的“后起之秀”,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硬核实力与全链条服务能力,频频斩获订单。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阳光电源、华为、南瑞继保、天合储能、海辰储能、远景储能等15家企业斩获了海外市场16个订单,规模共计5.35GWh。

应用场景既有大电网、也有矿山、水泥厂等微电网,其中多个项目在当地具有开拓性意义。

如,南瑞继保与 Pacific Green 集团合作的250MW/1000MWh 项目落地澳大利亚,以理想同步电源解决方案攻克当地电网强度不足的痛点,标志着中国技术正式进军全球要求最严苛的电力市场之一。

天合储能携手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tlas Renewable Energy在智利联合开发233MW/1003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智利首个GWh级构网型储能系统。

远景能源与FERA Australia方将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联合开发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为1GW风电及1.5GWh储能。

这一协议的正式签署,也标志着澳大利亚首个“风储联动”合作框架达成。


中国构网型储能全球爆单背后,是技术优势与商业模式的双重支撑:构网型储能提供的虚拟惯量、黑启动等辅助服务,可使海外项目IRR得到显著提升,而碳足迹优化带来的关税减免,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技术筑牢底气,场景拓宽应用边界,出海放大产业价值。2025 年构网型储能的全面突破,是中国构网型储能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

随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成本持续下降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国构网型储能正以技术、场景、出海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稳定可靠的“中国方案”。


微信咨询
  • CIES2026第十六届中国(杭州)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2026杭州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产业技术展CIES丨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丨2026上海国际储能展丨储能系统展丨储能技术展丨储能箱丨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丨储能光伏展丨2026年储能展丨储能博览会丨储能展丨储能展览会丨2026中国储能行业展览会丨2026上海储能展丨2026北京储能展丨2026南京储能展丨智慧能源展丨杭州储能展2026年3月丨深圳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展丨国际储能产业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丨储能系统集成及EPC展丨新型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展丨储能关键设备及组件展丨电池测试与认证展丨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展丨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展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展丨电池设备展丨光伏储能展丨发电储能展丨电气设备展丨温控设备展丨消防设备展丨储能电池展丨锂电储能展丨储氢展丨抽水储能展丨化工储能展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大会丨3月储能展丨2026年中国储能大会召开时间丨3月储能展览会丨储能会议丨2026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丨杭州3月储能展会时间|2026上海储能及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展|储能集成商技术展|储能电池展|动力电池展|氢能氢燃料电池展|电池设备及材料展|电池展|电池材料及配件展|电池设备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展|2026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锂电池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大会|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及装配展|氢燃料电池与加氢站建设技术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展|锂电池技术展|电池交换技术展|充电桩及充电站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展览会|上海电机展会|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控展|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池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展|上海锂电池展|锂电展|上海充换电展|上海充电桩展|2026上海锂电池设备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展/新能源锂电池技术展览会

    扫码一对一沟通

联系电话
139 1608 31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