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S2026第十六届中国(杭州)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2026杭州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产业技术展CIES丨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丨2026上海国际储能展丨储能系统展丨储能技术展丨储能箱丨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丨储能光伏展丨2026年储能展丨储能博览会丨储能展丨储能展览会丨2026中国储能行业展览会丨2026上海储能展丨2026北京储能展丨2026南京储能展丨智慧能源展丨杭州储能展2026年3月丨深圳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展丨国际储能产业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丨储能系统集成及EPC展丨新型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展丨储能关键设备及组件展丨电池测试与认证展丨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展丨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展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展丨电池设备展丨光伏储能展丨发电储能展丨电气设备展丨温控设备展丨消防设备展丨储能电池展丨锂电储能展丨储氢展丨抽水储能展丨化工储能展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大会丨3月储能展丨2026年中国储能大会召开时间丨3月储能展览会丨储能会议丨2026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丨杭州3月储能展会时间|2026上海储能及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展|储能集成商技术展|储能电池展|动力电池展|氢能氢燃料电池展|电池设备及材料展|电池展|电池材料及配件展|电池设备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展|2026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锂电池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大会|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及装配展|氢燃料电池与加氢站建设技术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展|锂电池技术展|电池交换技术展|充电桩及充电站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展览会|上海电机展会|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控展|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池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展|上海锂电池展|锂电展|上海充换电展|上海充电桩展|2026上海锂电池设备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展/新能源锂电池技术展览会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光储融合大势所趋!光伏巨头“扎进”储能

发布日期:2025-11-15 16:12 浏览次数:

中国储能网讯:当光伏产业链仍在新一轮下行周期中艰难喘息,全球光伏“巨头”隆基绿能的一个资本动作,引起新能源行业高度关注。

2025年11月13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隆基绿能拟通过股权收购、增资入股及表决权委托等多重方式,取得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 61.9998% 的表决权,实现对这家储能“独角兽”企业的单独控制。

这标志着这家曾执着于氢能的光伏巨头,正式转身进军储能。

这场跨界整合不仅是隆基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折射出 “光储一体化” 大趋势下,新能源行业从单一产品竞争向系统解决方案竞争的深层次变革。


连亏7季,氢能难解“急火”,“光伏茅”战略转向

隆基绿能对储能布局态度的转变,是光储融合加速与自身发展压力共同作用的一次战略抉择。

在光伏行业,隆基绿能作为中国最大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也曾风光无限,连续8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被行业称作“光伏茅”,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元,十年间营收增长58倍,净利润飙升360倍。

2023开始,由于前期盲目扩产、技术同质化、需求增长滞后以及价格战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链逐渐陷入严重的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失控,整个行业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隆基绿能也未能幸免,2023年底,隆基绿能首次进入亏损季,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则巨亏86.17亿元,创下近十年最差纪录,股价更较历史高点暴跌73%。

直至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依旧未能走出亏损泥潭,营收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52.31亿元,至此,隆基绿能已连亏7季。

面对整个行业的困境,一些光伏企业将转型、出海作为“脱困”的路径,隆基绿能则一度将希望寄托在“氢能”。

2024年,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多次强调,隆基暂时不做储能。

彼时,隆基将氢能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累计投入超百亿元建设电解槽产能,计划2025年底前将产能提升至5-10GW,稳居全球第一。

尽管被誉为“终极能源”的氢能在清洁性与资源储量上具备先天优势,但制氢、储运成本高及安全标准缺失等技术瓶颈,导致其仍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变现能力弱,短时难以承担起业绩增长的重任。

与此同时,技术、市场的深刻变革使得储能不再是光伏产业的附庸,全球范围内,光储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作为将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通过智能管控协同运作的新型能源解决方案,光储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破解光伏电力间歇性、波动性的先天短板,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效率与电网稳定性,这一模式已成为全球“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路径。

国内方面看,多地加快布局大型光储一体化电站,如西北地区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了多个GW级别的光储项目,另外,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也助推了分布式光储一体化发展。

国外来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分布式光储系统在家庭、工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中东等新兴市场,光储融合加速在大型电网侧项目中实现落地。

随着市场对“组件 + 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缺失储能业务导致隆基难以形成产业和服务闭环,面临用户流失的风险。

市场需求变化与氢能“远水难救急火”,迫使隆基迅速调整战略。

2025年9月,钟宝申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明确表态“现在进入储能领域不算晚”,并提出将通过“战略合作-资本参股-兼并收购”的三步走策略布局储能。

这一转变是隆基对行业趋势的重新审视,随着全球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光伏消纳需求将直接推动储能装机持续爆发式增长,而其积累的BC组件技术与储能业务的协同效应,将构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收购苏州精控,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落子。


强强联合,互补优势构建光储协同生态

隆基选择精控能源作为储能布局的核心载体,看中的是其在储能领域的硬核实力与生态资源。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精控能源聚焦动力电源系统、智慧储能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三大主业,已连续五次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储能一级厂商榜单,与华为、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并列。

其全球直流侧储能出货量稳居全五,累计全球并网量超12GWh,另外,苏州精控31GWh的自有产能在行业内属于中等以上的体量,规模效应显著。

技术层面,苏州精控构建了覆盖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的全链条核心技术体系,尤其在液冷储能模块化设计和长寿命系统优化方面优势突出。

其自主研发了全球首创的电源管理系统IPCP、1500V高压液冷储能系统、5S(iCCS/BMS/PCS/EMS/TMS)高集成度储能系统,另外,精控能源自主研发的高精度 BMS 能实现电芯状态精准监控,智能化控制策略可适配多元应用场景。

如,精控能源建设的高邮周山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验证了其在大规模储能项目中的技术实力,该项目为“渔光互补”场景提供了规模化、高可靠的储能调节能力,使清洁能源就地利用率大幅提升,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标杆示范工程。

目前,苏州精控不仅拥有覆盖大储、工商储、户储领域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同时,其全球化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025年以来,精控能源先后在芬兰、意大利、美国拿下多个储能订单,规模共计3.28GWh。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之前,精控能源曾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企查查显示,2023年,精控能源连续完成从股权融资到C轮等多轮融资,收获包括中车转型升级基金、阿特斯、迈为股份、固德威等超过30家知名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股东。

对隆基而言,收购苏州精控是强强联合,也是双赢的资源互补,一方面快速补齐储能系统集成能力的短板,无需从零起步构建技术团队与产能;另一方面,苏州精控的产业资源与隆基的渠道优势形成协同。

苏州精控的股东阵营中,既有阿特斯、固德威、迈为股份等新能源产业资本,也有苏州高新投资、中车转型升级基金等国资背景股东,更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团队利益,这种多元生态格局将助力隆基快速切入储能市场。

而隆基在全球光伏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盐碱滩涂、海上光伏等特殊场景的解决方案经验,也将为苏州精控的储能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精控能源安徽半导体储能电站项目

早入局者已收获储能市场红利

隆基此次收购标志着全球前四大组件商中唯一没有布局储能业务的企业终于在储能进入“红海”之际补上了业务短板,而早期的光伏头部企业凭借储能业务和海外高毛利市场的开拓,成为在光伏行业“失血战”脱困的利器。

最典型的当属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占总营收的58.3%。2025年前三季度,其海外发货占比进一步提升,储能业务海外发货占比达83%。海外市场已成为阳光电源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覆盖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地区。

主要布局海外市场的光储龙头阿特斯2025年前三季度大型储能出货5.8GWh,同比增长32%;其中三季度出货达2.7GWh,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27%,创单季度出货新高,海外多点开花的订单布局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支撑。

据悉,阿特斯正加速完善产品矩阵、拓宽全球市场渠道,稳步推动其成为公司的第三增长曲线。

同样布局光储赛道的晶科能源前三季度储能系统发货3.3GWh,发货量持续保持高增长。叠加海外占比的显著提升,储能业务盈利能力明显改善。晶科能源有信心完成储能全年6GWh的发货目标。预计四季度储能业务有机会实现扭亏,2026年将开始贡献盈利。

公司目前拥有12GWh集成和5GWh电芯产能,海外业务占整体订单约80%,重点覆盖大型储能和工商业项目,交付周期较长但需求旺盛。

天合光能将今年储能出货目标定在8GWh,明年出货量目标规划在今年的基础上基本翻番,目前公司(已签单)的海外订单超10GWh。

天合光能透露,今年储能业务持续向好,主要得益于在战略定位、市场选择及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化,主要源于光储融合的客户转化率的提升,海外新能源大客户的落地订单量提升。

另外,积极聚焦海外高毛利市场的订单交付,包括美国、欧洲、中东非等地区,这些区域对储能产品的需求旺盛,且价格承受能力较强,有效提升了整体毛利率。公司在这些市场的订单量显著增长,特别是多个大型项目的落地,对利润贡献明显。 


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构

隆基收购苏州精控的动作,是自身战略版图的一次重塑,是否会改写光储赛道的竞争格局仍值得期待。

在此之前,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光伏头部企业已布局储能业务,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的储能营收甚至超越主业,而隆基作为全球前四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中最后一个规模化切入储能的企业,其进场标志着光储行业正式进入“全面竞争时代”,竞争焦点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的较量。

在全球“双碳”目标推动下,新能源持续大规模接入电网,间歇性与波动性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储能作为能源缓冲枢纽的价值日益凸显。

光伏企业跨界储能,本质上是通过产业链延伸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而这种延伸或将改变行业的盈利模式,即从依赖组件销售的低毛利竞争,转向高毛利的系统解决方案服务。

隆基收购苏州精控后,可依托“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的一体化方案,深度绑定客户需求,提升用户黏性,这一模式或将成为行业竞争焦点。

但此时的储能市场早已不是蓝海,经过近两年行业竞争的深入,市场份额逐步向已经杀出重围的头部企业或者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的企业集中,隆基转身闯“红海”也必将面临着多重挑战。

既要应对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等既有储能龙头的竞争,也要化解光伏与储能业务的协同整合风险,更需在同质化竞争中找到钟宝申强调的“独特能力”。

不过,全球储能行业仍处于持续高增长的态势,为隆基留下了发展空间。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将超过90GW/220GWh,中美欧引领增长,中东、澳大利亚、非洲、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快速崛起。

随着技术创新推动储能成本下降,在全球能源转型、极端天气、电气化转型、智能算力、工业节能、矿产开采、油田开发、无电地区等应用场景影响下,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家庭储能、微电网、应急电源、便携式电源等全球化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隆基与苏州精控在技术、渠道、场景上的协同发展优势,有望在光储这一具有巨大前景的细分市场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企业微信公众号。


微信咨询
  • CIES2026第十六届中国(杭州)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2026杭州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产业技术展CIES丨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丨2026上海国际储能展丨储能系统展丨储能技术展丨储能箱丨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丨储能光伏展丨2026年储能展丨储能博览会丨储能展丨储能展览会丨2026中国储能行业展览会丨2026上海储能展丨2026北京储能展丨2026南京储能展丨智慧能源展丨杭州储能展2026年3月丨深圳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展丨国际储能产业展览会丨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丨储能系统集成及EPC展丨新型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展丨储能关键设备及组件展丨电池测试与认证展丨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展丨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展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展丨电池设备展丨光伏储能展丨发电储能展丨电气设备展丨温控设备展丨消防设备展丨储能电池展丨锂电储能展丨储氢展丨抽水储能展丨化工储能展丨新型储能展丨数字储能展丨国际储能展丨杭州储能大会丨3月储能展丨2026年中国储能大会召开时间丨3月储能展览会丨储能会议丨2026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丨杭州3月储能展会时间|2026上海储能及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展|储能集成商技术展|储能电池展|动力电池展|氢能氢燃料电池展|电池设备及材料展|电池展|电池材料及配件展|电池设备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展|2026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锂电池技术大会|2026上海国际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大会|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及装配展|氢燃料电池与加氢站建设技术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展|锂电池技术展|电池交换技术展|充电桩及充电站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展览会|上海电机展会|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控展|上海新能源汽车电池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展|上海锂电池展|锂电展|上海充换电展|上海充电桩展|2026上海锂电池设备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展/新能源锂电池技术展览会

    扫码一对一沟通

联系电话
139 1608 31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