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1月12日,国内储能集成领域龙头企业海博思创发布公告,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期限长达十年,从2026年1月1日起至2035年12月31日止。

协议约定,在2026年至2028年的首三个合作年度,海博思创将向宁德时代采购电量累计不低于200GWh,而宁德时代则确保按海博思创的需求量纲供应。这一订单规模之大,使其有望成为储能行业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电芯采购订单之一。
采购背景:储能电芯供需格局生变
进入202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储能电芯需求旺盛,储能电芯报价仍维持高位。据Infollnk Consulting分析,头部电芯厂高位排产预计维持至2026年1月至2月,实际成交价高位企稳。一位储能电芯企业人士透露,今年以来储能行业需求端表现超预期,储能电芯价格稳步走强,付款条件也同步趋严。

在此背景下,储能系统集成商纷纷倾向通过“锁单”保证供应链稳定。可以说,海博思创此次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正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局面。
近年来,海博思创聚焦核心业务发展,逐步剥离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集中资源深耕储能领域。目前,海博思创已构建覆盖大储、工商储、户储及多负荷端的全场景应用布局。相关数据显示,海博思创在全球累计储能装机已超过40GWh,展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实力。
采购模式:滚动式更新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早已有之。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一直是海博思创的第一大供应商。此前,双方已签订长期采购框架协议,为电芯供应安全及正常生产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此次十年战略合作的达成,是双方原有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根据协议,双方应于每年度末就未来三年的合作目标进行滚动式更新,并签署相应年限的合作备忘录予以确认。这种“滚动式更新”机制使得合作能够灵活适应市场变化。
除核心的采购供应合作外,双方还将围绕商业模式创新与供应链协同展开多元探索。具体包括共同设立储能项目产业基金,打造集开发、投资、运营、运维于一体的一体化管理平台。
同时,双方还将在交流侧系统产品零部件方面开展合作采购,实现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保障合作落地,双方已明确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具体业务沟通协调与合作事宜落实。
海博思创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宁德时代达成了长期合作,但海博思创并未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早前在2025年2月,海博思创宣布与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2025-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这一多元化的供应链战略有助于海博思创确保电芯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增强其在采购中的议价能力。
从历史数据看,海博思创的电池第一大供应商为宁德时代,但供应比例已从前期的87%降至近期的37%。同时,海博思创也增加对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头部电池厂商的合作布局。
2025年下半年,海博思创在国内招投标市场表现出色。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9月,海博思创成功中标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鄂尔多斯谷山梁500MW/2000MWh独立储能项目储能设备采购项目。2025年10月,海博思创成功中标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威俊500MW/30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储能设备采购项目。

同时,海博思创的增长战略不仅依赖于国内市场,其海外市场扩张同样迅猛。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以来,海博思创先后斩获海外储能订单/合作超3GWh。

在美洲市场,海博思创已在美国、墨西哥完成项目交付,另有多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并在交付过程中。
2025年5月,海博思创与欧洲多个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并荣获TÜV莱茵颁发的5MWh交流/直流储能预制舱欧美澳全系列认证,标志着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合规性与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2025年6月,海博思创与新加坡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商Alpina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025至2027年期间向Alpina提供5000套充储一体机。这些充储一体机内置半固态电池,搭载AI智能预警功能,支持多种应用场景,能够显著提升充电效率并实现收益多样化。此次合作标志着海博思创正式进入新加坡市场,并以新加坡为支点拓展亚太市场储能业务版图。
表 2024年10月以来海博思创新增海外储能订单/合作

海博思创为何要大规模采购电芯?
海博思创此前表示,2025年,公司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储能规模的长期增长趋势,储能与新能源建设解耦,逐步具备独立的获利方式;
二是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特别是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中亚以及非洲等市场;
三是新应用场景的拓展,如大功率充电与储能结合、数据中心柴发替代等场景的配储需求预计会快速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的这场长期合作,远不止于一场简单的采购交易。它反映了储能行业头部企业为应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所采取的未雨绸缪之举。随着储能行业从爆发式增长步入规范化发展,供应链稳定性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此次十年合作框架下,海博思创不仅锁定了核心资源的供应,更通过与产业链龙头深度绑定,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筑起了一道护城河。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突破107GW,新型储能电站进一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外,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还在商业化应用初期或试验探索阶段。未来三年,储能产业头部聚集效益显著,应用场景多元化,商业模式也逐步完善。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预测显示,到2030年底,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或将达730GW/1950GWh左右(其中中国650GWh、美国500GWh、欧洲350GWh、韩日澳80GWh、东南亚、非洲和中亚100GWh、全球数据中心300GWh、全球微电网100GWh左右,部分项目有重叠)。这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是海博思创看好未来全球化市场增长空间,满怀信心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根本原因。